今天是
新闻中心
代表工作

投身脱贫攻坚 抒写为民情怀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3-02 来源:沿溪镇人大  阅读次数:

  ——泰和县沿溪镇人大代表康敬华先进事迹材料

   

  康敬华是泰和县沿溪镇人大代表、草坪村党支部书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心为民,完成了从老板到牛倌、牛教授再到“斗牛士”的转变,带领着草坪村1180名群众走上了养牛致富的道路。2016年草坪村年出栏肉牛达6000头以上,养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该村因此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脱贫第三方评估,摘下了多年的贫困村帽子。村民们提起康敬华,无不竖起大拇指夸道:“敬华是我们的好书记,真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代表”。

  回乡创业的“牛倌”

  草坪村位于沿溪镇西南部的赣江边,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有280户1180人,康敬华上任前该村贫困户24户60人,现在,该村未脱贫人数还剩7户13人,计划今年帮扶脱贫。

  2015年以前的康敬华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老板,一直在广东做生意,自己有3辆大货车从事物流行业,每年纯收入达数十万元以上。那年村级党组织换届,全村人民都殷切盼望这位致富能人来带领大家摆脱贫困,尽快走上致富路,康敬华没有辜负全村人民的殷切希望,毅然放弃在广东的事业,回家乡担任党支部书记,发展科学养牛产业,从老板又做回了一名的“牛倌”。

  带领群众致富的“牛教授”

  过去,草坪村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利用饲料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经济收益较差。康敬华经过走访多地发现,如果推广种植牧草来养牛,成本会大大降低。康敬华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全部种植牧草,解决肉牛的饲料问题。据他介绍,这种牧草的学名叫象草,适应性强,生长快,周期短,一年可以收割三到四次,经济效益高。

  为了让老百姓信服,他带头在村里建立一个50多头的母牛养殖基地,种植了500多亩橡草,不仅养牛成本低,吃不完的草也能卖出去赚钱。在康敬华的带动下,村里的橡草发展到了1000多亩,95%以上的养牛户都种植了牧草,除去自己饲养牛之外,村民们还把橡草送到村外去销售,每亩年获利600元以上。为了更好带动群众致富,他还成立了沿溪镇棚下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如今,走进草坪村,到处都是成片的牧草基地,草坪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草”坪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急所急,更要未雨绸缪,站得更高一点,想得更远一点”康敬华如是说。他准备在远离村庄的地区兴建一片近千亩的养牛基地,把全村的养牛户都集中在那里,形成养牛产业群。既壮大肉牛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稳定脱贫、长久脱贫,又可解决村庄污染的问题。目前,土地流转工作进展顺利,已流转了近500亩土地,并且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康敬华还主动带头,为养牛基地建设募集资金近十万元。据他介绍,进展顺利的话,预计明年就可以开工兴建肉牛养殖基地,届时将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最大的村级养牛基地。

  牛粪村嬗变的“斗牛士”

  草坪村养牛种草的多起来,群众富起来了,可环境却变得益发的脏、乱、差。一度因为牛多、粪多、苍蝇满天飞,被邻村戏称为牛粪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差是草坪村的硬伤,村庄整治难成为该村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康敬华迎难而上,从最难的拆土坯房做起,带头先把自己家的土坯房拆了,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拆除无人居住土坯房3000多平米,是全镇第一个消除土坯房的村庄。他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解决了草坪村水、路、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问题,实现了全部自然村通水泥路,90%以上完成改厕,并建设了标准化的医疗室、活动场所;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村广场;有800米景观墙、文化墙;修建涵管、排水沟1300多米,修通下水道1000余米,道路1000米。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鸟语花香的休闲广场群众笑语盈盈,昔日脏乱差的贫困牛粪村,正日益成为泰和沿溪镇的产业大村,美丽新村,幸福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