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中心
代表工作

泰和人大:创新“三微三员”工作法 丰富基层人民民主实践

作者:陶智 发布日期:2023-01-17 来源:泰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阅读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各级人大高标准建设基层立法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泰和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创新实践,在澄江镇立法联系点推行“三微三员”工作法,充分激发人大代表在建言献策、服务发展、联系群众、干事创业方面的表率作用,努力把澄江镇立法联系点打造成基层人民民主“泰和实践点”。

bb26fb13d5e5a86ba9a2d491583f60f.jpg

构建微网格  当好民意征集信息员

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协助收集地方立法信息、参与立法相关活动的基层单位,发挥着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前沿哨站”作用。泰和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立法联系点建设,探索创新全方位信息征集工作,突出民意征集的广泛性,进一步提升立法意见征询实效,让基层不同群体感受到法治和民主的温度。健全在党的领导下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全县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整体合力。将全县各乡镇代表联络站和澄江镇各行政村、各社区划分为 175 个“微网格”,选派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网格员充实民意征集信息员队伍,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各方共识,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全面规范立法意见征集工作程序,围绕法律草案意见征询前、征询中、征询后三个环节,细化各项操作流程,把握启动征询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建议、报送意见材料、建立工作台账等重点,保证立法征询工作质量。近年来,在征询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时, 澄江镇立法联系点发挥了重要功能作用,先后就《江西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吉安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吉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吉安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等10多部地方性法律法规配合开展立法调研活动,梳理上报高质量的意见建议50多条,在制度体系建设、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实践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932eb82877a983391594b3ddc6fc387.jpg

开展“微调研”  当好民主立法“咨询员”

建立立法专家库,是高标准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加强立法基础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工作中,泰和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谋划,找准定位,注重发挥“外脑”“智库”作用,在开展“微调研勤建言”的过程中倾听各方面声音,既听取基层代表一线呼声,又听取法律工作者专业意见,为配合开展地方立法提供高效服务保障。2022年在澄江镇立法联系点率先建立和完善立法咨询人才库,选派法律专业人大代表、行业管理人员充实立法咨询员队伍,已吸纳入库专业人才 59 人。充分用好入库人才资源,邀请“咨询员”队伍参与“微调研勤建言”活动,全面精准反映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将人大代表履职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近年来,组织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就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教育发展、文化保护、垃圾治理等方面开展“微调研”,增强征求意见的针对性,助力民主立法精准化、专业化。

9a135411aa9c6c4daf0759e585fcc10.jpg

开设“微讲堂”  当好普法守法“宣传员”

坚持将立法意见征集与普法宣传相融合,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代表联络站等民主民意表达载体相结合,选派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充实法治宣传员队伍,用好“点+站+场”(立法联系点、法律专业代表联络站、宪法宣传广场)平台作用,设立“法治微讲堂”,组织法治宣传员开展广泛深入宣讲。在立法联系点,坚持每季度突出1-2个培训主题,组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强对立法工作和新实施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确保立法联系点机制可运行、职责可操作、能力可胜任、宣传可联动。在法律专业代表联络站,坚持每月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公开接待选民,收集选民诉求,协调解决问题。近年来推动澄江镇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1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8%,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在宪法宣传广场,坚持每一区域设定1-2个法治主题,每年增设1-2块区域的法治元素,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组织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开展宣讲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的法治意识,推动“八五”普法实施,助力依法治县建设。

19295028fa8eaa5633d35270870fad7.jpg

如今踏入泰和宪法宣传广场,浓郁的法治气息扑面而来,法治宣传栏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宪法》《民法典》等法律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文进行全面系统阐述;“小王与宪法的故事”风趣幽默,市民在会心一笑后对自身权益维护有了更深认识;“趣味法治翻翻乐”通过猜谜方式让市民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还有随处可见的“法治小故事”“法治宣传标语”等等,整个宪法广场法治氛围浓厚。市民朋友们在广场休闲散步时抬头见“法”,身临“法”中,寓“法”于乐!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市民的法治素养得到一定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得到有效发挥。(陶智)

2176dee3cbbf7eabd5ddb4dd80943a5.jpg